咖啡百科

手冲咖啡比赛规则介绍 wbrc大赛手冲咖啡比赛试题与评分标准

发表于:2024-12-04 作者:创始人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04日,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简单说说wbrc的手冲咖啡比赛部分规则,以这部分为例,因为很多选手在读规则的时候是跳过很多规则直接看这里的。当然,每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 简单说说wbrc的手冲咖啡比赛部分规则,以这部分为例,因为很多选手在读规则的时候是跳过很多规则直接看这里的。当然,每条规则都可以做如此的延伸解读。 二十多页的规则包涵了咖啡,水,冲煮器具,磨豆机,等等比赛的定义解释,赛程安排,异议处理等等,这里并不会细细解释,说几点作为一个让大家了解比赛的一个侧面。 以下引用原文(2016年中国赛区预选赛): 说就是:wbrc的比赛分成两个部分:指定冲煮,大家都用同样的豆子;2.自选冲煮;制定冲煮,大家带自家的豆子,比比看,看谁好喝! 解释几点: 1.呈送三杯咖啡每位评审一杯,不是一杯咖啡三个人喝的,更不是一杯咖啡分成三杯。 我想在那个不用称的时代过来的人,都有过偶然一杯咖啡冲的好喝的经历。或许可以偶然懵出一杯好喝的咖啡,而懵出三杯都好喝,就需要你有复现的能力了。规则上要是避免这种偶然性的发生(或者尽可能降低) 2.三杯咖啡,品尝每一杯咖啡的评审是独立评价的。 每位评审原则上都是以实际的表现来评价的。评审在上场工作之前,会做一轮或者更多的感官校对。就是评审们会在主审(裁判长)的主持下,一起喝同一杯咖啡,然后做出相互独立的客观评价,然后每位评审给出自己的各项评分,甚至要说明自己的评分的依据和逻辑,评分高的或者低的都会调整到相应一致的分数,并保证后面的比赛中标准一致。每年评审培训和考核时,胡元正老师几乎都会说,你在场上和的一杯咖啡,选手可能准备了三个月之久,你给的分数一定要慎重和客观。(大概意思)。 另外,每位评审在后场评分时,其实是会相互喝一下同组评审的那杯咖啡,看一下没杯的表现是否一致。主审虽然不会直接参与评分,但是会记录每一个细节,喝每一杯咖啡,一天尝几十杯这个是很辛苦的。如果你要是作为评审的量分有失偏颇的话,也会对你提出异议。作为评审虽然说可以独立评价,坚持自己的意见,可你要知道,比赛完还有评审讲评的环节,选手拿著你的评分表来找你呢,如果评分任性毫无逻辑的话,不止受到选手质疑,也会收获其他评审的鄙视的。 3.感官评价上的量化是客观的前提条件 咖啡是饮料,饮料是用来喝的,比赛的咖啡也得好喝。好喝不是你说好喝就是好喝的。综合嗅觉/味觉/触感,评分分为这几项: ①aroma香气,②flavor风味,③aftertaste余韵(余韵),④acidity酸质,⑤body醇厚度(口腔触感),⑥balance平衡度,⑦overall整体印象 解释感官评价的回答有很多了,这就不解释具体每一项了,总之好喝是什么好,那一项,有多好? 还有就是按照规则来,注意!七项分数每项满分是10分,flavor,balance,overall这三项的分数是×2的,总分是100分。 再注意!"×2"的这三项分数不高的话,剩下的分数高也追不回分数。 比方说吧,平时觉得花香果酸的都是妖艳贱货,只喜欢body厚重,甜苦的低调咖啡,放在评分表上看,body评分高,但是风味评分不高,酸质上强度不够起评分也不会太高。同时,综合各项的平衡度分数也不可能高。一下拉低了两项"×2"的分数,后面的话就不用讲了。(这里省略了烘焙跟冲煮的一些逻辑) 4.指定冲煮,评审是盲审的,甚至你前面一边冲一边balabala的讲的再大声,评审听到了也不会受影响。 5.增进正面体验的努力:只有自选冲煮时,因为包含展演部分,你的介绍部分才有用。 不过并不是说什么都有用。有用的是可以增进体验的内容。 下面是自选冲煮的评分表,taste description,customer service,overall impression三项,其中overall impression的分数是×2的,那么自选冲煮的总分140分。 taste description:风味描述部分评审喝出来了,你没讲,你讲了喝不到都不会有什么很高的分数。当然,之前有比赛也有连同负面风味一起描述的,而且几乎全中,你觉得能得什么分数吗?4分起评已经是常怀仁慈之心了吧?因为这个介绍的是负面风味,负面风味,负面风味!那就是负面体验。 customer service:赛场上见过给评审递杯子时,手抓著杯口的,见过头发往滤杯里掉的,见过评审写,桌上有水;杯子里有水;下壶里有水的,等等 overall impression:这个涵盖的内容范围比较大。没有亲和力,没有热情,缺乏眼神交流等等都可以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对吧?那对评审而言也是一样的。 就不放评分表了,举几个例子好了: 比方说:"我选择了85度的水温,提高咖啡的甜度",这个……你确定这样不是会更酸吗? 比方说:"这杯咖啡,喝下去有奶油般的质感",结果喝了一点也不顺滑,也没有粘稠的包附感,水水的。这肯定不是增进体验而是让体验变遭的吧。 比方说:"我冲煮使用的粉水比是0.06",结果主审记录了你18g的粉,冲了315g的水下去…… 比方说: "我用筛网筛除了极细粉,增加了咖啡的甜度" "我用筛网筛除了极细粉,这样调整粒径的分布,可以提高咖啡的最佳萃取率,保持干净度的同时会增加咖啡的甜度" 你感受下,哪个体验更好? 海拔,豆种,产区,处理法,年降雨量,年均气温这些,大家都会讲,而且讲了也不见得对应到这杯咖啡的杯中表现,同样,并不能获得什么很好分数。 能耐下性子看这么多文字内容的,一定是真爱,还不点个赞吗? 这么讲下去是讲不完的,虽然还有非常多的内容想写下去。如果需要我再继续吧。 没有基本的比赛精神,不适合参作为选手参赛,更不适合作为评审近距离接触。选手,教练,评审;还有每年比赛自己出机票酒店来服务的志愿者,每一个人都出于对咖啡行业的热爱,在各自的位置尽各自的努力,推动这个行业一步步繁荣起来。 而且,不见得做教练的就比选手厉害,做评审的就是比选手牛X。大家都是彼此平等,相亲相爱。鬼力乱神云云始终是局外人。 言语里充满鄙夷与讥讽喷比赛的,你们不尊重业者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付出的辛苦。 还有些以咖啡为业,嘴上一边夸耀自己如何深爱这个行业,为了从事这个行业放弃了之前各种高大上的工作的,还请自己对号入座。我想请问你们的逻辑上是如何自洽的?又是如何自处的? 以上,写给喜欢咖啡的人和这个行业所有孜孜不倦的从业者。
2022-05-18 09:46: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