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茶或咖啡?看英国饮品史上的风云变幻 茶咖争霸!

发表于:2024-11-21 作者:创始人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21日,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多少年来,英国的国家形象都是与茶分不开的。大多数人一想到英国,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下午茶的情景来。然而,这个印象也许已经过时了,因为新千年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多少年来,英国的国家形象都是与茶分不开的。大多数人一想到英国,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下午茶的情景来。然而,这个印象也许已经过时了,因为新千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其实已经放弃了他们的"国粹"茶饮,而转投到咖啡爱好者的阵营中!根据英国国家食物研究(National Food Survey)的调查,比起传统的茶饮来,当代英国的年轻人更爱喝咖啡。目前18-24岁的青年英国人中,喜欢喝茶的人数仅有他们父辈人的一半左右。


根据调查显示英国人喝茶的高峰期出现在二战前后。无论在经济危机的大萧条,战争带来的朝不保夕,还是战后重建的欣欣向荣中,红茶都带给无数人抚慰和激励。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人对茶的热爱开始"退烧"。90年代美国电视剧的风靡、欧盟成立后法国意大利等欧洲邻国社会风气的不断渗入,年轻人开始纷纷"背叛"红茶,惹得好多老派的英国人开始痛声疾呼,来自欧洲大陆咖啡已经"入侵"了英伦三岛!

但如果翻翻英国历史,便会发现今日咖啡在英国年轻消费群体中的节节胜利,其实并非它对红茶阵营的入侵,而是新千年前一次"收复失地"的运动--早在红茶成为英国国粹之前,咖啡就曾统治过英国将近两个世纪!
咖啡本是由奥斯曼帝国传入欧洲的。相比起与伊斯兰世界打交道的最前线德奥地区,偏安欧亚大陆西角的英国人喝到咖啡的时间要比德奥人晚上至少半个世纪。英国最早的咖啡飘香于牛津大学城,英国首相的摇篮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据说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卢德在牛津大学任校长期间,派遣学者远赴克里特岛进行考古交流,而归来的学者顺手也将盛行奥斯曼的咖啡带到了牛津。可以说,咖啡传播到英国是学术交流的产物,听起来颇为风雅高尚,与咖啡传入中欧时经历过的血肉横飞的维也纳攻防战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传咖啡进入欧洲的缘起,就是基督教军队好不容易从奥斯曼进攻中守住了维也纳之后偶然缴获了奥斯曼军官饮用的咖啡)
而1650年,一名犹太商人在牛津开出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很快就成为学生和教授们热捧的聚会场所,于是大学城里的咖啡馆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开门迎客,其中1654年诞生的女王巷咖啡馆(Queen's Lane Coffee House)更是被保留到了今天。而伦敦的第一家咖啡馆也在1652年诞生了,创始人是一位专精于倒卖土耳其商品的海商。彼时正逢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派在英国内战中取胜,英国短暂地成为一个共和国,咖啡馆的出现正适应了剧变的社会风气,咖啡文化开始迅速渗透英国社会。这一时期更是出现了会员制的咖啡馆,让这一场所超脱了原本的意义,成为情报交换和党同伐异的场所。保皇党咖啡馆、革命派咖啡馆、记者咖啡馆、贵族咖啡馆、水手咖啡馆、学者咖啡馆等等各类彼此间泾渭分明的咖啡馆同时出现在伦敦的街头巷尾,更有间谍、刺客、诈骗犯、投机商和野心家等等三教九流穿梭于间,上演了无数出传奇故事。

(女王巷咖啡馆,至今仍是颇受学生和游客青睐的去处)
不过,这第一代咖啡馆的初兴风潮也算是一波三折。首先,来自非洲和中东的咖啡就需要走海陆颠沛到英格兰,奥斯曼帝国与基督教世界的长期相互敌视、地中海海盗的不断肆虐和咖啡产量的不稳定,决定了海上"咖啡之路"绝非坦途,因此咖啡的价格也居高不下,是贵族、商人和学者等较富裕阶层才享用得起的时尚珍宝。同时英国内战之后,政局的稳定并没有持续很久。克伦威尔去世之后很快王朝复辟,之后又是光荣革命前后的数次政治风波,而1665年和1666年更是爆发了可怕的大规模鼠疫以及梦魇持续至今的伦敦大火灾。这些都让英国的咖啡风潮数度陷入低谷。直到进入乔治亚时代之后,英国的咖啡文化才迎来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政局趋稳,商业发达,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之余,喝咖啡这一时尚风雅的习俗也再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崇尚。更重要的是,日渐强大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咖啡航道,来自中东和非洲的咖啡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英国,供给充足之后,平民阶级也能享用咖啡了。于是咖啡馆在伦敦的大街小巷百花齐放,到了18世纪前期,全城居然已经有了超过3000家咖啡馆,伦敦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咖啡之都,其声明甚至远扬到了伊斯坦布尔,让最早开始喝咖啡的奥斯曼人也瞠目其后。

(巴巴里海盗与法国船只激战,在这些海盗出没的海域运送物资是巨大的冒险投机生意)
然而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是,到了18世纪中期,自远东而来的茶饮料突然开始向咖啡发难,并一口气将后者打得丢盔弃甲。原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新航道已经能够保证从中国广东进口茶叶的数量,并且开始在印度尝试大规模的茶树种植,让茶这种原本只有极少数王室和贵族能享用的饮料进入普罗大众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在印度尼西亚站稳脚跟,并且成功在爪哇岛大规模种植咖啡。爪哇咖啡的价格极其低廉,很快占据了欧洲大陆的广大市场,给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传统咖啡贸易带来了巨大打击。后者在咖啡市场上难以有所突破之时,自然将眼光放到了茶叶上。当时奉行重商主义的英国政府为了保证商业利益亦十分配合,大幅降低了红茶关税。有趣的是,不知是真的出于个人喜爱还是为了国家利益,以维多利亚女王为首的贵族阶层名媛仕女也纷纷开始不遗余力地为红茶文化站台,不仅让茶成为全民皆爱的饮料,更是创造出一系列食品众多、礼节繁复的下午茶文化。于是全英国自上而下,纷纷抛弃咖啡而转喝红茶,甚至成为了一个红茶之国,把茶文化变成了国家名片。

(富可敌国的东印度公司)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隔一个多世纪之后,咖啡再次在英伦三岛兴起,让厌烦了茶的年轻一代重新回归。英国人变得不爱喝茶,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恰恰是受到无数外来游客追捧的饮茶繁文缛节--喝一次正式的下午茶,不仅有着装需求,餐点也要慢慢享用,着不得急。而与此同时,现代咖啡机却让几个世纪前咖啡店里研磨、过滤、虹吸等长时间加工过程变得快速、便捷又省钱,正符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需求。另外,咖啡工艺上的种种细节技术也被无数的影视文学作品包装得时而浪漫,时而充满工匠精神,让为数不少的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之买单。除了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连锁咖啡厅(以英国本土的Costa、Coffe Nero和美国的星巴克为代表)之外,还有大量主打咖啡师个人风格的独立咖啡馆。人们在约会、朋友小聚甚至商务会谈和独自工作等各类场合都会愿意选择一处咖啡馆。如今的数码年代,出现了不少自由职业者,提供免费wifi、环境清幽的咖啡店,也是他们工作的最佳场合。目前光是伦敦就已经有数千家连锁式咖啡店,据市场公司估计,英国人目前单日约七千万杯咖啡,平均每人每天要在咖啡上消费3.69镑。这个规模自然已经是超过了18世纪的咖啡黄金时代,由此看来,"红茶王国"已经全面沦陷在咖啡的新潮攻势下。

不过,这样的情况似乎也不可能持续太久。近几年,来自日本的抹茶开始在英国渐渐风靡,而两百年前让英国人心醉神迷的中国茶亦重整旗鼓,被全新包装过的乌龙、普洱等中国茶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茶馆,茶叶市场也越来越多元化。也许这新一波的西风东渐,可以让茶饮扳回一城。

2022-05-17 23:52: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