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咖啡冷知识:海南咖啡年产量不足200吨 销量却达6000吨

发表于:2024-11-15 作者:创始人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15日,兴隆华侨农场的种植户在查看咖啡生长情况。本报记者苏晓杰摄-本报记者况昌勋郭嘉轩 特约记者陈循静通讯员汪哲之 福积如山,兴隆昌盛。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万宁兴隆、澄迈福山两个以咖啡闻名的小镇上挤满
  兴隆华侨农场的种植户在查看咖啡生长情况。本报记者苏晓杰摄
  -本报记者况昌勋郭嘉轩   特约记者陈循静通讯员汪哲之   福积如山,兴隆昌盛。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万宁兴隆、澄迈福山两个以咖啡闻名的小镇上挤满了天南海北的游客。他们坐在颇具南洋风情的咖啡馆里,怡然品尝着慕名已久的海南咖啡,喝完后还不忘大包小包塞进行李箱里,作为特产礼品带回家乡,让亲朋好友分享"海南的味道"。海南咖啡产业的繁荣和咖啡文化的兴盛,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中国种植咖啡最早的地区,海南咖啡早就享誉全国。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近年来在种植环节这一产业根基上已相当脆弱:农民种植1亩咖啡,年纯收入不足500元,还不到槟榔或冬季瓜菜年收益的1/10;受比较效益的理性驱动,农民种植咖啡的积极性逐年下降。全省咖啡面积从1988年的23万亩,一度萎缩至2009年底的3000亩以下。即使经过这几年的大力扶持,目前全省挂果的咖啡树面积也仅有2000亩左右。目前,全省每年咖啡干豆的产量最多只有200吨,但终端打着"海南咖啡"品牌销售的却有6000吨之多,"海南咖啡"的品牌受到严重冲击……   海南咖啡产量有限   "来兴隆,就是要尝尝正宗的兴隆咖啡。"5月1日,来自黑龙江的游客杨惠宁特意到兴隆品尝"周总理赞扬过的咖啡"。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咖啡研究中心主任董云萍告诉记者,伴随着近年来持续升温的海南旅游热,我省已逐渐成为国内咖啡文化最浓厚的地区和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之一,咖啡干豆的年销量已达6000吨。   让海南尴尬的是,尽管名声在外,但海南本地咖啡豆的实际产量却非常小,"目前我省咖啡干豆年产量只有200吨左右,主要集中在兴隆和福山。即使加上近两年新种的咖啡树,全省咖啡树的总面积目前也只有1万亩左右。而目前挂果的咖啡树仅2000亩左右。即使按照每亩100公斤的年产量计算,也远远满足不了海南咖啡的市场需求。"董云萍说,填补需求空白的,是各类由外地输入却打着"海南咖啡"旗号的咖啡豆。   省农业厅的一份2013年热带作物预测表,佐证了董云萍的说法。表中显示:2013年,海南咖啡树种植面积为6000亩,预计咖啡干豆总产量为200吨。   众多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海南的咖啡目前濒临生产源枯竭的境地。市场上打着"正宗海南咖啡"旗号的产品,大多数是用越南和云南咖啡豆加工的,"海南每年从云南输入的咖啡豆有3000吨左右,从越南、巴西等地进口的咖啡豆也有两三千吨"。   以"兴隆咖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兴隆镇就有近10家企业在生产,其中有一定规模的有5家,而万宁市以外还有数家企业。仅以兴隆镇5家规模企业的产能计算,如果全部使用本地咖啡豆,每年的需求至少要1000吨,折合种植面积1万亩。如果加上万宁市外的企业,就至少需要2000吨咖啡干豆,相当于1.5万-2万亩咖啡树的产量。   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万宁市的咖啡树种植面积只有约2500亩,其中2000亩还是在2009年以后才逐年新种的。而咖啡树需要长3年才开始挂果,5年才能达到丰产期。   万宁市工业与科技信息产业局主任科员丁瑞蓉告诉记者,2009年,当地政府为扶持咖啡产业,启动了咖啡种植补贴,当年扶持农户新扩种了近300亩咖啡,这批咖啡在去冬今春才开始挂果,"2009年,政府还对当时已有的咖啡地进行了补贴,补贴了365亩,主要在兴隆华侨农场内。因此可以判断,即使加上统计遗漏,当时的挂果咖啡树面积也不超过500亩"。   综合算来,直到今年万宁市能挂果的咖啡树面积总共也仅有700亩至800亩左右。按每亩年产100公斤干豆计算,每年的咖啡干豆总产量只有80吨。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福山咖啡上。据记者调查,2010年以前,澄迈福山保有的咖啡树种植面积约1000亩。这几年在政策扶持下新种植近万亩,但至今仍未大量挂果。折算下来,福山咖啡干豆目前的年产量仅100吨左右。但目前,澄迈本地已有6家较大规模的咖啡加工和经营企业,每年咖啡的销售量都在1000吨以上。   兴隆咖啡的发展困惑   兴隆山地咖啡、兴隆炭烧咖啡、兴隆地道咖啡、兴隆纯咖啡……5月7日,记者在海口街头某特产超市看到,货架上摆放了十多家厂家生产的各类"兴隆咖啡"。让人奇怪的是,虽然品牌都是"兴隆咖啡",但是产地却五花八门,有海口、文昌、琼海和万宁等。一位正在选购的消费者显得有些茫然,而售货员却表示:这些绝对都是正宗的兴隆咖啡,否则怎么敢印这么大的标志?   一位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尽管名声远扬,但至今为止"兴隆咖啡"却并没有获得商标注册,因此不论哪里的企业,想在包装中印上"兴隆咖啡"都不违法。蜚声中外的"兴隆咖啡"金字招牌,竟然是个可以随意使用的普通标识!这让"兴隆咖啡"的品牌价值大打了折扣。   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早在1983年市场经济刚兴起时,兴隆华侨农场咖啡厂就曾准备注册"兴隆"牌咖啡。"但我们到工商部门去登记注册时,却被告知河北省有一个兴隆县,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是不能注册成商标的。"华侨农场咖啡厂厂长梁定威告诉记者,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以兴隆的母亲河、兴隆咖啡的最佳产地--"太阳河"作为注册商标,也就是现在的"太阳河"牌咖啡。   商标不能注册,为了保护"兴隆咖啡"这块金字招牌,2005年万宁市启动申报兴隆咖啡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经过努力,2007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兴隆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万宁市以兴隆华侨农场为中心及其周边的南桥镇、长丰镇、三更罗镇、礼纪镇现辖行政区域;质量技术要求包括立地条件、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质量特色等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这也是我国首个咖啡行业的地理标志保护。   然而直至今日,这个历尽周折申请下来的地理标志,却一直"躺"在办公室内,对产业发展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在大量企业打着"兴隆咖啡"名号大赚其钱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兴隆咖啡原产地的种植户,却由于种植咖啡利润日益微薄而感到举步维艰。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打假力度,保护真正的兴隆咖啡。   "政府不是纵容造假,而是打假时机未到。"丁瑞蓉表示,万宁市委、市政府当初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兴隆咖啡"这个金字招牌。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兴隆咖啡豆的产量太少了,连一个加工企业都吃不"饱",如果现在启动地理标志保护,几乎所有生产"兴隆咖啡"的企业都会因没有原料而停产,整个产业将全部崩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兴隆咖啡豆的价格远远高于越南、云南等地的咖啡豆,如果真的开始"打假",很多企业将放弃使用"兴隆咖啡"标识,同时彻底不采购本地咖啡豆。这样一来,兴隆的咖啡树种植业也将受到影响,徒有的"地理标志保护"也会失去意义。   产业链上的贫富差距   在我省的一些咖啡馆里,调制一杯200毫升的香浓咖啡所需的咖啡干豆约为10克,每杯咖啡的售价可以卖到20元。换句话说,1公斤咖啡豆经过"品位提升"可以卖出2000元。而在星巴克等连锁巨头那里,这一价格还要翻上一番。   除了做饮品之外,咖啡还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咖啡碱可制作麻醉剂、兴奋剂和利尿剂等。果肉含有果胶质、还原醣、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可用来酿酒、制醋。从全产业链上分析,咖啡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从种植田头到终端消费,产业链上有高达70倍的利润增值,远超绝大多数农产品。   近年来,外国咖啡巨头蜂拥进入中国,在农村圈地种植,在城市中抢占市场,就是看重了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然而,与终端产品的高利润相比,在产业链最前端的咖啡种植业,却已成为一个绝对的低收入行业。   兴隆华侨农场职工曾祥峥回忆起当年的景象仍然眼睛放光:"那时的华侨农场,房前屋后、农田里种着很多咖啡树。一到收获的季节,大家就像摘茶叶一样,背着篓子到咖啡园里忙碌。人手不够时,学校也会统一放假,让学生回家帮着采摘。现在大部分咖啡树都被砍了,改种了橡胶、槟榔和冬季瓜菜等。"   福山镇芬华村党支部书记王美健也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村里100户人家一共种了2000多亩咖啡。现在,村里的咖啡树几乎砍光了,换成了橡胶、香蕉、荔枝和冬季瓜菜等作物。"   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的咖啡种植面积,在1988年曾达到顶峰23万亩,此后迅速萎缩:1990年14万亩,1992年6万亩,1995年3万亩,1998年1万亩,2009年底不到3000亩,主要集中在福山和兴隆。2009年以来,万宁等地开始着手振兴咖啡产业,鼓励农民扩大种植。但具体承担这项推广工作的丁瑞蓉则坦言:"种植咖啡不赚钱,要发动农民种真难!"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的技术人员陈鹏研究咖啡种植技术已有20多年了,他曾算过一笔经济账: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种植咖啡并间种槟榔等经济作物,农户每亩地的年收益约七八千元,而改种反季节瓜菜,每亩地一造的收益就能达到这个数,"即使加上有关部门拨付的咖啡种植补贴,农户也觉得不划算。"   海南福山咖啡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世炳也坦言:"不仅农民不赚钱,规模化的公司种植也不赚钱。公司1000亩的咖啡庄园,年产咖啡豆约60公斤/亩,按照国际咖啡豆收购价计算,每年在种植环节公司要亏进去100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海南咖啡豆受外地咖啡豆的冲击越来越大。目前,越南咖啡豆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5-20元;云南省的普洱、保山等地,今年的咖啡豆成本价只有12-15元/公斤。而在海南目前的生产成本状况下,农民想要获取和越南生产者同等的利润,每吨咖啡售价要高于现价两倍以上。在目前海南终端市场上,还没有一款由本地咖啡豆打造的高端产品。产品买不出高价,企业当然不会高价收购本地咖啡豆。   海南咖啡如何香飘更远   海南咖啡种植的情况非常复杂,优势劣势都非常明显。   海南省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符长明告诉记者:"从纬度来看,海南正处全球咖啡最佳种植区域内。同时,海南历史上的火山爆发又形成了火山质土壤,这种土壤最适合咖啡生长,这是海南咖啡种植的优势所在--海南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与世界著名的蓝山咖啡产地牙买加相似,很适合种植高品质咖啡。"   "但劣势也同样明显。"符长明解释道,"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台风多,种植风险大;二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高;三是可种植土地面积少,缺乏大面积种植咖啡的条件。去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134万亩、产量8.2万吨。在产量上海南是无法企及的,因此产量绝不应当成为海南发展咖啡产业的目标。正确的思路,是立足于高品质咖啡和深厚的咖啡文化基础,通过消费文化和品牌建设来壮大提升产业。"   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就海南现状而言,生产精品咖啡,是海南咖啡种植唯一的出路。所谓"精品咖啡",是指在特殊的生长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合的品种,采用差异化栽培管理技术,通过特定加工或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的咖啡,其价格是普通咖啡豆的数倍以上。但也对品种、种植方式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咖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1998年起,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人均年消费量以30%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6%的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总消费额将达到500亿美元,而整个产业链所衍生的市场空间,将达到数千亿美元。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机遇和需求空间,咖啡文化深厚的海南如何分食这一蛋糕?   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利用海南本地有限的咖啡豆资源,走"产销一体化"之路,打造精品咖啡农业风情园;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加工技艺和产能,打造品牌,利用外输咖啡豆,生产带有鲜明"海南"印记的品牌产品。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王晓阳表示,云南种植的是阿拉比卡种咖啡,越南主要种植中粒种咖啡,而海南种植咖啡相比较而言味道更醇。结合本地独特的味道,海南应当在推广高品质咖啡的同时,开发具有独特热带口味的咖啡产品,如热带水果味咖啡、椰子味咖啡、香草味咖啡、鲜花味咖啡等,形成与外地咖啡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改变现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董云萍等人认为,海南咖啡的知名度,目前极端依附于"兴隆""福山"等地域品牌之上,而种植环节的单薄弱小,让这些地域品牌时刻处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尬境地。当前迫在眉睫的,是如何平衡产销之间的利益分配,让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反哺种植环节。   记者了解到,万宁和澄迈已经在探索"产销一体化"模式,将"种植基地+加工厂+销售终端"捆绑起来,用销售拉动种植、反哺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发展模式虽然起步较快,但从长期来看,受海南土地制约,种植规模并不容易扩大,"如何将有限的咖啡豆做高产值,是海南咖啡业需要探索的一个课题。   一些业内人士则表示,从长远看,海南咖啡产业应跳出地域品牌的制约,加强销售终端产品的品牌树立。"日本不产咖啡,但是日本上岛咖啡却做得很成功;星巴克自己不种咖啡,其品牌也做得响亮。海南可以探索从全球采购高品质咖啡豆,通过做强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链来提升海南咖啡的综合品牌。"符长明说:"海南的咖啡产业一直都走在全国前列。海南咖啡的品牌建设,不应仅仅停留在海南本地产的咖啡豆上,更应该在咖啡加工技艺、咖啡历史文化、热带风情和慢调生活方式上不断拓展,做大做强咖啡下游产业链。"(本报兴隆5月8日电) 2022-05-17 22:15:12
0